细胞形态学和遗传学
检测项目 | 标本要求 | 保存方式 | 检测方法 | 临床意义 | 备注 | 更多信息 |
---|---|---|---|---|---|---|
贫血指标检测组合4项(FoL,VB12,TRF,SF) | 分离血清1.5mL | 冷藏 | 化学发光法 | 辅助贫血诊断。。 | 抽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
叶酸(FoL) | 血清0.5ml | 冷藏 | 化学发光法 | 降低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乙醇中毒、重症皮肤病、慢性腹泻、恶性肿瘤等。。 | 抽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
维生素B12(VB12) | 血清0.5ml | 冷藏 | 化学发光法 | 降低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多由胰腺功能低下、胃萎缩或胃切除术、肠内维生素B12结合蛋白损耗体等产生针对内因子的自身抗体等引起,也可见于妊娠后期。增高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胆汁淤滞、蛋白营养不良等。。 | 抽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
转铁蛋白(TRF) | 空腹血清0.5ml | 冷藏 | 免疫比浊法 | 降低主要见于炎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病变、营养不良、慢性肝脏疾病等;增高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也可见于急性肝炎、妊娠末期及口服避孕药等。。 | 抽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
铁蛋白(SF) | 血清0.3ml | 冷藏 | 化学发光法 | 增高:多见于铁贮存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癌、肾功能不全及炎症等;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成长发育期和妊娠等。。 | 抽血后及时分离血清。 | |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 血片2张,骨髓片6张,EDTA或肝素抗凝骨髓2-3ml | 常温 | 显微镜法+染色法 | 辅助诊断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 ||
骨髓活检 | 骨髓活检组织 | 常温 | HE染色 | 辅助诊断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 ||
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 | 骨髓2-3ml,肝素钠抗凝(绿头管) | 4℃,24h内送检 | G显带 | 有助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分型、 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 适用于造血系统疾病初诊或末次化疗结束两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