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的运输

1 标本的运输应保证标本在不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送至检测地点。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光保存,避免标本管的振荡及溶血,严格控制温度。

2 运输时,标本的包装符合B类样本的包装要求并且防渗漏、耐受性好,所有样本放置在样本专用运输箱内,密封运输,运输箱表面标识相应的生物安全标识。

3 标本运输途中尽量减少颠簸,要注意防止标本外溢、溶血、碰碎和污染,用有盖容器采集、运送标本。

4 运输过程中对于所有感染性物质(包括血液)的溢出物,可采用以下清除程序:

4.1戴好手套,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布或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包括其周围区(通常可用含氯消毒剂);

4.2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朝向中心进行处理;

4.3经约30分钟后,清除这些物质,如果现场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用簸箕或硬质纸板收集并将其存放于防刺穿容器内以待处理;

4.4对溢出区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将受污染的材料置于防漏、防刺穿的废弃物处理容器内;

4.5经有效的消毒后,向主管机构通报溢出事件,并说明已经完成现场清除污染工作。

5 根据各检测项目中标本保存稳定性要求及运输中所花时间情况,将标本贮存在运输箱中相应的区域,如常温、冷藏、冷冻区域,并记录温度。当发现温度即将失控时,则采取更换新冰袋,转移标本到合适的标本箱等措施,确保分析前标本贮存温度满足检测质量的要求。